主讲嘉宾简介
赵晓耕
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437必赢会员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中国法制史》首席专家;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刑法史研究所所长;中国法律史学会执行会长(第8-9届);中国儒学与法律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道学法家与法律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司法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法律史、比较文化等。
2023年11月25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赵晓耕为公司师生作题为“传统法的当代价值”的讲座。437必赢会员中心师生到场聆听,讲座由丁鹏经理主持,王旭副教授、宫素珍博士与谈。
01
赵晓耕教授以“观念的价值——疑疑亦信也”入题,提出在法律的学习中,应当学会质疑。历史是前人留存下来的宝贵经验,历史永远是当代史,可以给我们一个研究法律的视角,而中国传统法蕴含着丰富的时代价值。
随后,赵晓耕教授从中西法律对比、古今法律规定的比较等方面具体阐释了传统法的当代价值。
一方面,赵晓耕教授探讨了中国古代的獬豸与古埃及的神判法,指出古代中西方世界对于“天平”以及公平正义的认识存在着不同。之后又从中西方文字方面的差异出发,阐释了文字与法律的关系,他认为法学最初就是修辞学的一种,由于文字的不确定性,法律所追求的确定性成为伪命题。
另一方面,赵晓耕教授从古今法律文本对比的角度,指出传统法律的文本对于我们现代的法治建设更具有批判和借鉴意义。赵晓耕教授通过比较研究《唐律疏议》中的规定与《民法典》《刑法修正案(八)》等法律中的具体条文和法律名词,指出了现行法律存在的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认为法律以文字为载体而形成规则,文字的选用是关键的法律技术,其背后映射的是立法者的思维。
最后,赵晓耕教授指出:法深无善治。法网越密,漏洞也会越多,立法不宜过繁过密,需要充分权衡、谨慎而立。在这方面,中国传统法有非常多的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优点。
02
整场讲座,赵晓耕教授语言风趣幽默,逻辑通畅清晰,观点科学鲜明,论证充分细致,437必赢会员中心师生受益匪浅。
与谈人宫素珍老师回忆了与赵教授的初相见,再见老师,岁月经年。赵老师的讲座从法律思想、法律原则到律典,博古通今,引发了大家对现行法律的思考。
王旭老师提到,自80年代以来,以苏力为代表的学者对法律本土资源进行探讨,其主要集中于社会学的田野调查,但赵老师的讲座带来了全新的一种思路,通过传统法典的研究为传统法律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可行路径,使研究从宏观走向具体,赵老师的讲座对怎样面对传统有很深的启发。
03
赵晓耕教授最后寄语:我们基于知识积累而接受概念,但我们对概念不应该一味接纳,而要学会质疑,但这种质疑是基于我们学过的知识,应看一看过往两千年的先人财富。
丁鹏经理进行了总结:赵老师知识渊博,语言幽默,讲座内容由古至今,由国外到国内,让437必赢会员中心师生受益匪浅。同时也建议同学们读原著,看经典,多看书,看好书。